top of page

專家大平台

去背狗頭.png

疫情籠罩近3年,這段期間
堅守在台灣音樂產業的靠山們又是如何度過的呢?
聽聽他們怎麼說...

CEF78D6E-5118-4AAA-BE9D-BAA4AEDD3DE1.jpg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理事長 丁曉雯

凡是跟流行音樂有關的,我都做過,也有興趣。

我的人生就以音樂為主,是個徹徹底底的音樂人!

9EB86EBE-16F5-4CCA-9ED1-9512AE63DF2A.jpg

河岸留言

創辦人 ​林正如

我是河岸留言的負責人,本身也是吉他手,

也是音樂作家跟老師。

IMG_1712.HEIC

中華文化總會

秘書長​ 李厚慶

我們希望讓台灣新一代的創作者有個舞台。

結合他們的才華、講台灣的故事,被世界看到。

​文字 / 張婕

圖片來源 / DEADLINE? STUDIO 攝影

台灣音樂產業現況

Q1: 您覺得15-20年前出來的樂團,

與現今的樂團有什麼差別嗎?

丁曉雯老師不只是樂團生態的不一樣,是整個流行音樂產業的生態不一樣製作、出版、各種的方式都不一樣了,像早80、90年代流行音樂的產業鏈,有生產製作、產品公司製作、行銷宣傳的分工都是非常清楚的。


數位平臺興起後,自媒體越來越多。這個產業鏈的結構我認為已經開始消失了,這是我覺得這是最大的不同。以前要進入這一個產業門檻很高,要經過製作人、唱片公司老闆才可能過這個門檻,出版作品。現在這個home studio科技發達,只要上架到數位平臺,就相當於出版了也相當於意味一件事情:它的競爭更大,比以前更辛苦。

Q2: 請問您對音樂產業上有沒有發展上的建議?

丁曉雯老師個人覺得現在音樂產業在一個過渡期80-90零年代時,從創作、歌手、製作人、企劃、宣傳、行銷,到發行、通路、媒體等,唱片公司是一個核心。現在不一樣了,基本上每個核心都是自媒體。不管是製作、創作或是行銷整個運作方式都不一樣了。

我大概10年前就說這個產業會產生革命性的變化,從數位平臺的發展。現在更多更多的人加入這一個產業,所以我覺得現在要出頭很困難呀。即使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創作人、歌手要出頭有多麼不容易,因為聚光燈不會很容易在你身上所以現在整個產業是不一樣,我覺得要進入這個產業容易但是要在這產業出頭困難。

DSCF3854.JPG

疫情衝擊之下的台灣音樂

Q3: 疫情三年您觀察對樂團有什麼影響?

丁曉雯老師:我不知道對樂團有什麼特別的影響,是對整個產業都有很大的影響,我們雖然叫音樂產業,但它相關聯的是演藝活動。疫情第一年真的很慘全部shut down,那時大家還沒有經驗。後來大家嘗試線上的演藝活動的可能性,但是真的不多,因為幾乎沒有什麼回饋。

像樂團的演出,他們是一個團,一定是live演出,所需的設備成本比一般藝人更多我覺得對樂團來說,應該是在演出的機會上面是大幅的減少或者說應該都沒有了。以我個人經驗是演藝活動全停,我還算是幕後的製作老師,所有的活動是全停的。這三年疫情影響是真的非常非常大。

Q4: 疫情期間

河岸留言如何持續經營?

林正如老師我們也沒辦法經營,三級就歇業。政府可以申請補助,可是他杯水車薪。這三年我也沒有讓員工減薪,其實我自己有貼至少6位數出來,最少250疫情期間,一樣是熱情,沒有熱情,收一收就好了,因為熱情,所以我們決定再看看,這三年其實蠻辛苦的。

 

政府補助當然有意申請,但寫一大堆,大概補 10% 8%。你寫 100 萬,給你 10 萬,連房租都付不完,付都付不掉。當然我們的房東有減租,蠻貼心的房東。如果再來3年,可能就承受不住了。我覺得大部分人都受不了。

Q5: 可以談談疫期間經營上遇到什麼困難嗎?

林正如老:在這一到三年,你說回收是太困難了,不可能。如果沒有政府補助,我們連製作成本都付不掉、連拍攝團隊的執行費可能都付不出來。希望是有這樣的一個支持,因為在我們有資源、有節目內容,也希望讓這些樂團有活可以幹,所以這是個連鎖反應。

2021年都歇業到9月。真的說開放演出也沒人敢來,就算樂團敢演觀眾也不敢來,幾乎全停,就是一個禮拜兩三場或者整禮拜都沒有的。第一個樂團敢不敢演,第二演了沒有人來看,這沒有辦法,其實 2021整年都算掛掉。

4BA0F3E2-9AF3-4EDE-B08D-69913C306711.jpg

Q6: 疫情時,請問文總這段期間

如何持續推廣音樂產業?

李厚慶先:我們在疫情比較衝擊的時候推出了一個線上節目,透過邀請不同樂團及歌手,一方面給他們演出的機會,一方面針對在疫情當中持續努力的醫護人員、物流人員,甚至軍警消等給他們加油。讓創作者有舞台同時希望在非常時期給他們力量。

 

另外我們也曾在2020年夏天舉辦一個演出,那時台灣的防疫工作相對穩定,透過這樣的形式舉辦一個活動,藉由兩天的時間安排讓許多團體能夠被大家看到。

台灣音樂未來發展與展望

Q7: 文總曾舉辦的藝文活動有哪些?

李厚慶先生:文總像是一個平台去做跨界結合。音樂非常重要,對我們許多計畫來說,音樂它有穿透力,透過旋律能夠達到不同氛圍的營造,甚至去傳達一些訊息。音樂一直是在我們計劃上不同的非常重要的元素。

 

樂團活動的比例其實非常高,因為樂團的精神充滿創意與多元。所以不管是獨立樂團或者已經進入到主流音樂市場的樂團來講,都是台灣非常重要的音樂元素。

Q8: 請問有沒有邀請過新人樂團表演?

未來有機會嘗試嗎?

李厚慶先生文總做這些計畫當然希望作為新一代的舞台。舉個例子,這幾年我們持續跟政大金旋獎合作:政大金旋獎一直是台灣很重要的音樂搖籃,我們會跟在當年勝出的同學來合作。以今年為例,在幾個活動裡面將預計邀請他們來做合作演出。

IMG_1737.jpg

Q9: 現今逐漸解封,舉辦樂團相關音樂活動時,

您覺得是否有回到疫情前的盛況?

李厚慶先生我們覺得線下是現在大家最渴望的,能夠實際走到會場去聆聽音樂,感受演出者的熱力,這個是必須的。相對,現在直播技術或是大家普遍使用手機觀看內容且電信業者也不斷地在推出5G的技術,所以我認為是都需要。現下的演出有它一定的重要性,但透過也可以線上讓更多人看到他們的演出,我覺得這兩個並不衝突。

Q10: 未來有考慮去其他國家做發展嗎?

李厚慶先生:我們不敢說發展,但是有機會我們就會把握!比如說今年或許有機會能夠到美國去。在美國紐約的大都會酒廠,固定有一個台灣日的活動,預計是在八月。我們還在做雙向的討論跟溝通,如果可以的話我們也希望能夠把台灣的音樂帶過去在那樣的時間點,不只是台灣日還有台灣的音樂!

直接看其他受訪者...♡ 

Crispy​
脆樂團

Crispy脆樂團宣傳照2022-2_edited_edited.jpg

芒果醬

溫蒂漫步

去背狗頭.png
bottom of page